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平昌冬奥会闭幕式 北京8分钟的精彩背后

发布时间:2018-03-05     信息来源:中国体育报

  在平昌冬奥会的闭幕式上,人们期待已久的“北京8分钟”终于面世,短短的8分钟,导演张艺谋运用现代手法和思维,蕴含丰富中国文化和冰雪运动元素,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形象。为了这8分钟的精彩,多少人挥洒了汗水,贡献了智慧,让这一幕幕表演得以完美呈现。今天就向你讲述这8分钟幕后的事情。

不畏艰辛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风采

  在“北京8分钟”的表演中,象征第24届北京冬奥会的24名轮滑演员借助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换,在舞台上滑出漂亮的曲线轨迹,与智能机器人相映成趣,给人们带来了一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视听盛宴。同时还有48名推屏演员,与这24名轮滑演员一起,从去年12月1日开始封闭训练,为北京八分钟全力冲刺。

推屏演员:屏正常工作就是我最好的表演

  在“北京8分钟”的整个演出过程中,有48名演员只出现在正式表演前,他们两人一组,推着机器人和“冰屏”最先上场,机器启动后迅速下场。每组对应一个号码,1号屏、21号屏、24号屏……

  21号屏幕是由常睿和同伴一起推上闭幕式中央舞台的,为了尽量不让现场观众看出来,他们一身黑色紧身衣,只露出眼睛部分。听到启动成功的指令,他们就算完成了这次“8分钟”演出的任务,总共上场时间不到3分钟。

  常睿是这48名推屏演员中的一位,今年23岁,来自甘肃兰州,是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一名大四的学生。“我们就是要推着表演时用的“冰屏”上场,这个设备主要部分是一块显示屏。”

  在8分钟表演中,轮滑演员与机器人的互动让人难忘,机器人配载的显示屏上不时变化出图案,将现场点亮。常睿在场下盯着21号屏,转身、前行,一切正常运转,他松了口气。虽然没有在8分钟演出时露脸,但他的工作一样重要,到平昌之前,在北京封闭训练了近3个月。

  在北京集训的时候,他们每天至少要推着800斤的道具来回走上千米。“开始推的训练屏是600斤,真正用在表演中的屏是800斤,所以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力量训练。”另外一位推屏演员刘京和常睿是校友,这次也被选中参加演出。两个人一组,一前一后,前面的人负责方向和牵引、后面的人负责发力推动。

  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现场道具出口到舞台中间,有一个近6米长的坡路,在训练中,常睿他们就着重练习如何平稳地把道具推上这个坡。“需要惯性,有一个助跑。”刘京说,原地发力推起来会很吃力。另外一个练习要点就是动作协调统一,这48名推屏演员要将24台机器人推到指定位置,机器人接受统一指令启动。只有这个环节正常了,接下来的8分钟才能正常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有几个系列的动作,比如定点。整个动作要求在三分钟之内完成,”常睿讲到。

  为了这三分钟,他们要付出三个月的时间训练。常睿说:“虽然只是场地里一闪即逝的一个黑影,但21号屏上正常闪动的绿色灯光就是我最好的表演。”

熊猫演员:休息时只能站着

  “北京8分钟”两只熊猫憨态可掬又不失灵动,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于广水和邢志伟就是两只熊猫的扮演者,他们轮滑表演全程要套在30斤重的熊猫木偶里。

  于广水和邢志伟都是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两人经历的“神秘”的选拔被选中后,去年12月1日在北京昌平的训练基地开始了封闭训练,直到见到导演组才知道,自己要参加冬奥会“北京八分钟”的演出。这场演出意义重大不言而喻,需要所有人签保密协议,表演之前,不能向任何人透露他们在做什么,更不能透露表演的细节。直到出发平昌前一天,他们才告诉家人,“初十晚上看冬奥会闭幕式直播,里面有我。”

  作为木偶演员,于广水和邢志伟在整个8分钟过程中是没机会露脸的。

  第一次拿到演出道具木偶装的时候,于广水在同伴的帮助下试着套了一下。“那个木偶头的重量直接压下来,两个肩膀就像担上了两桶水。”他回忆说。穿这身木偶装至少需要两个人帮忙,一次穿脱需要15分钟左右,在训练间隙,别的演员可以松松鞋休息,他们就只能继续套着木偶装。“训练间隙休息时没法坐,没法靠,只能站着。”邢志伟说。

  训练虽然累,但扮熊猫就要有个熊猫的样子。国内最顶级的木偶道具制作师傅制作了惟妙惟肖的熊猫道具,演员就要负责把熊猫的姿态展现出来。“我们穿上道具,就要忘了自己,我们一上场就是两只熊猫。”于广水说,要通过熊猫的姿势表达出情感就需要多练习。邢志伟和于广水每天都会给自己加练一段时间,一个人练,另一个人用手机拍下来回看。

  两只熊猫木偶在表演时没有固定的动作,但需要合着现场地屏打出的投影走既定路线。经过两个多月的练习,路线早已经刻在两位演员的心里。在来平昌之前,演出团队还坚持每日训练,他们不断的细化动作。

轮滑演员:回去就想把脚放在暖气上烤烤

  “北京8分钟”演出上,24名轮滑演员与24个机器人配合完成表演。他们穿着单排轮滑不仅要表现出花样滑冰的美感,还要与背景音乐、灯光效果、地屏视觉效果严丝合缝地配合。轮滑演员郭露阳说,在场上,他们就像画笔一样,在地屏上滑出绚丽的图画。

  郭露阳是北京体育大学休闲与旅游学院轮滑专业的学生,虽然专业项目就是轮滑,但踩着单排轮滑鞋翩翩起舞这是第一次。音乐响起,郭露阳和其他轮滑演员一起滑进场地,向右一个弧线,向后转身穿过两个机器人……这一切动作是在重复3个多月来的训练,正式表演的时候,他没有感到压力,按部就班地走线、滑行。“忘了自己是在滑旱冰鞋,尽可能展现冰上动作。”这是训练时导演组的要求,也是这三个月来他们重点练习的内容。

  刚进集训基地,郭露阳信心很足。滑旱冰是他的老本行,没有什么难的,但随着训练的深入和细化,郭露阳需要重新掌握一套动作。“旱冰比较稳,动作幅度可以大一些,但细微的艺术展现力不如真冰。”表演现场模拟的是一块冰场,演员们动作要想更逼真,就要模仿冰上运动的动作。教练、导演会指导,训练之后,郭露阳就自己找花样滑冰视频看,每一个手势、每一下划动,他都默默记在心里,第二天训练付诸实施。

  来平昌之前的一个月,是演出团队训练最忙的时间段。北京的气温也逐渐走低,训练专门找有大风的日子。晚上,训练场灯光全开,无遮挡的场地四处漏风,郭露阳和同伴们一练就是几个小时。

  “平昌冬奥会闭幕式是在晚上,场地也可能有大风,所以我们的训练就尽可能的模拟当地实际情况。”郭露阳说,一次夜场训练下来,他的鞋里都是汗,湿冷最难扛。回到宿舍,就想把脚放在暖气上烤烤。

  就是这样“难扛”的三个月,对于这群年轻活力的年轻人来说,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难得、难忘的经历。一切汗水换来“北京8分钟”的圆满完成,一切,都值了。

千锤百炼 八分钟尽显中国智慧

  在“北京8分钟”的舞台上,除了演员的精彩表演,各种高科技的展示也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无处不闪耀着“中国智慧”。在精彩的演出背后,科技的力量不仅让创意更丰满,也让“北京8分钟”在平昌闭幕式上以更精彩的形式呈现。

让演员服装美丽不“冻”人

  为了做好演员的防寒保暖工作,主创团队采用了石墨烯智能发热服饰,来确保演员动作优美,防止出现冻伤。

  石墨烯是一种超级新型纳米材料,具有超高强度、超高导热系数,被业界誉为“新材料之王”。石墨烯团队负责人、深圳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月秋说:“演员的服装要求轻薄,能让他们灵活地做动作,表演时天气寒冷,石墨烯服饰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发热效果,”根据环境要求,服饰也可以做出相应的调节。“最初对我们的设计要求是在零下5摄氏度的环境中,持续发热8分钟,后来考虑到候场等因素,调整到在零下20摄氏度的条件下,发热4小时。”

  李月秋说,团队曾在模拟零下20摄氏度的情况下进行真人实验,以确保调试的可靠性。“在发热效果符合要求的同时,还要保证材料的安全性、电池的续航能力和服饰的舒适度,”他说,整个团队都全力以赴,为演出的顺利进行做好保障工作。

让熊猫“减肥”

  表演中,两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让人印象深刻。这两只熊猫道具出自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的工艺师之手,他们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制作并演出川北大木偶戏的一群人,始终致力于这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舞台上,熊猫木偶要由人穿着进行表演,所以重量需要在30斤以下,四川南充大木偶剧院院长唐国良说:“单是这一项要求就让他们的团队熬了好几个通宵,初选的材料做出来的有七八十斤,远达不到标准,后来不断地尝试新材料,才把大木偶的体重慢慢降了下来。”

  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制作团队在原有的工艺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良和创新。他们在选材上先后尝试了人造纸藤、天然白藤、竹篾条、铝合金丝、碳纤维条、PVC仿真藤条等多种材料,反复对比,进行了上百次测试,才最终确定了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相结合,配合上LED灯的制作工艺。

  熊猫的“体重”降了下来,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由于四川和北京两地不同的气温和湿度条件,让道具材料出现了“水土不服”,他们只能一次次地调试、升级,争分夺秒地改良工艺、制作道具,并要确保万无一失。“选择材料要精益求精,”唐国良说,比如LED灯的选择,看似平常,却是他们从几百种灯里优选出来的。

  最终版的熊猫道具,高2米35,却仅有20斤左右的重量,比初期的版本轻了几十斤,连唐国良也不禁感慨,“没想到大家共同努力,能做出这么高科技、轻便、同时能达到演出效果的大道具。”

让“机器人演员”更灵动

  载着“冰屏”跳出华丽舞步的是24个动作灵活的移动机器人,它们不仅完成了自己动作编排,更与现场演员、地面投影进行了联动表演,同样实现了技术领域的升级创新。

  在机器人研发团队负责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移动机器人事业部总裁张雷看来,此次他们主要实现了技术方面两点突破:首先是机器人导航更加精准。“从机器人控制的角度来讲,演员和机器人之间有频繁的穿梭互动,演出场地内的灯光干扰多,这就要求机器人要看得远、看得清,同时用最短的时间做出判断,并迅速做出适应和调整,”张雷介绍说,其次,相比常用的工业机器人,此次的“演员”机器人动作更复杂灵活,包括完成行进中旋转、摆动,配合演员做出些花哨的动作等。

  “我们一共做了30个机器人,有6个是备用的,”张雷说,不过当把这些机器人运送到排练场地,现场的实际情况却与他们预想的有很大不同。“我们没有预想到场景会有多复杂,”张雷说,初期的几次合练都不太成功,研发团队只能在现场一边调、一边试、反复去修正磨合,“后来的配合就越来越好,当导演团队提出路线动作修改建议时,我们能够迅速地做出调整,以便跟排练团队快速配合,为排练争取时间。”